转发关于举办福建省2019年中考名师面对面
第二轮复习策略研修班的通知
各中学:
现将《关于举办福建省2019年中考名师面对面第二轮复习策略研修班的通知》(闽教院培中[2019]1号)转发给你们。请各校指派相关学科教师参加培训,并将参训人员名单(见附件)填写完整后于2月25日前发送至中学教研室邮箱:zxz2392350@163.com,主题注明:xx学校参加福建省2019年中考名师面对面第二轮复习策略研修班人员名单。
附件:闽教院培中[2019]1号文件
闽教院培中〔2019〕 号
关于举办福建省2019年中考名师面对面 第二轮复习策略研修班的通知
各县(市、区)教育局、各教师进修学院(校)、各有关单位: 为落实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》(教基二〔2016〕4号)和《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》(闽政〔2016〕20号),统筹推进初中课程教学和考试评价改革,引导学校加强内涵建设,帮助一线教师了解最新中考动态,掌握解题与备考冲刺策略,全面提高教学质量。福建教育学院培训中心结合省内各初中毕业班各学科教学实际情况,拟举办2019年福建省中考名师面对面第二轮复习策略研修班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 一、研修目标 按照 “研训结合、按需施训”的要求,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,分析近年中考试题题型与特点,学习借鉴先进区市二轮复习教学的成功经验,帮助参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准确定位二轮复习教学目标,正确设计与实施复习教学方案。 培训课程以实际课堂教学观摩与具体教学案例为载体,重在转变参训教师的复习教学观念,增强复习教学目标意识,掌握有效复习教学的策略与方法,以提升复习教学能力,突破复习教学关键问题。 二、研修内容 针对指导意见与中考试题题型特点,定位二轮复习教学目标,探讨解题教学方法,实际观摩课堂复习教学,研究评析具体复习教学案例,研讨2019年中考二轮复习备考策略。 三、研修对象 初中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道德与法治、历史、物理、化学学科全员教师 四、研修方式 培训通过“专家引领、案例评析;教学观摩、经验分享;反思交流、总结提升”等方式实现培训目标。具体如下: (一)专家引领、案例评析 通过省内知名专家与一线教师对复习教学理论的阐释、对题型特点的归纳,对优秀案例的评析,进一步深化参训教师关于复习教学重要性的认识,深入思考复习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; (二)教学观摩、经验分享 前往名师所在学校开展同课异构活动,实际观摩复习教学课堂,分享复习教学的技术与经验,与名师共同探讨、反思复习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,及其改进与转型的途径; (三)交流反思、总结提升 分小组交流研讨,发现、提出并共同思考日常复习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疑难问题,回顾反思研修课程内容,撰写心得体会,总结培训过程中学习与思考的内容,进一步提升教学认识。 五、各学科课程安排(见附件1) 六、研修时间 2019年3月17日-20日:语文、化学、物理、道德与法治 2019年3月24日-27日:数学、英语、历史 七、培训地点 福州市(具体地点另行通知) 八、研修经费 1.培训费:750元/人(250元/人/天*3天); 2.食宿统一安排,食宿费及往返交通费由学员派出单位自主承担; 3.收费参照福建省财政厅《关于印发<福建省省直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>的通知》(闽财行〔2017〕18号)。 九、报名方式 请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填写《福建省2019年中考名师面对面第二轮复习策略研修班参训人员信息表》(见附件2),于2019年3月5日前将参训人员信息表电子版发送至邮箱pxzxzk@126.com(电子版使用Excel格式,命名为“中考+单位名称+人数”)。 十、考核与作业 要求学员根据训中开展的初三复习教学公开课示范观摩,撰写并提交一份教学反思,训中专家现场指导,提升学员初三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。 十一、其他事项 1.根据参训学员出勤和完成学习任务情况,对学员的学习效果采取过程性评价,考核合格者,颁发福建教育学院培训中心结业证书、登记继续教育学时。 2.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做好参训人员的通知、跟进和服务工作,利用微信、QQ等信息技术手段,保持与我院及参训人员的沟通,确保及时、准确传达研修的各项事宜。培训通知文件以及参训人员信息表电子版可登陆福建教师教育网(http://www.fjteacheredu.com)培训中心/培训公告栏目浏览并下载。 3.联系方式 项目负责人:余明芳 15806056369 培训中心联系人:戴淑君0591-83719362 18960802560
附件:1.福建省2019年中考名师面对面第二轮复习策略研 修班各学科课程安排表 2.福建省2019年中考名师面对面第二轮复习策略研修班参训人员信息表
福建教育学院培训中心 2019年1月7日
抄送:福建教育学院办公室
附件1 福建省2019年中考名师面对面第二轮复习策略研修班 各学科课程安排
(一)语文
(二)化学
(三)物理
(四)道德与法治
(五)数学
(六)英语
(七)历史
附件2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