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灵相伴 助力中考 学生篇 中考生调适心理压力的一些建议 科学家认为:人是需要激情、紧张和压力的。如果没有既甜蜜又有痛苦的冒险滋味的“滋养”,人的机体就无法存在。中考马上就来了, 考场犹如战场, 有些考生对此感到有一定的心理压力,甚至出现焦虑、失眠等症状,然而过分紧张, 这不但不能考出好成绩, 相反会由于情绪问题, 连原来的正常水平都发挥不出来。如何使同学们信心十足,平心静气,精力集中,思维敏锐地去面对考试呢?下面就跟大家分享面对中考前调适心理的一些建议方法。
一、缓解压力的方法 (一)改变认知评价。 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它、认识它。有压力并不可怕,一个人无论是在工作、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。有压力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。压力可以对一个人行为起到鞭策的作用,所以说“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”,关键是我们要用积极的思维方式来对待它,相信事情一定能够解决。
(二)自我暗示 养成积极地自我暗示习惯。很多压力是由自我心理暗示而产生的。很多时候我们是在自己吓自己,自己给自己无形中加压,这就是自我暗示,从心理学角度讲,就是个人通过语言、形象、想象等方式,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。我们要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,遇到压力,告诉自己“没什么大不了的”、“我一定行”、“这个问题我能解决”、“我是最棒的”等。要坚信自己通过三年的学习,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初中的知识。天道酬勤,我们往日苦读的汗水一定会换来中考的成功!我们尽管放下包袱,轻装上阵。要反复地积极地暗示自己:我有实力,我能成功!我有实力 , 我能成功!
(三)合理宣泄 学会合理的及时发泄情绪。每个人生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,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承受压力。我们看到很多同学喜欢聊天,说明向别人倾诉是一种很好的释放压力的方式。另外,很多女孩子会选择逛街购物,还有一些人会选择听音乐、跑步、打沙袋或找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喊几声,只要在不对别人造成影响的情况下都是可以进行的。
(四)适当地自我定位 心理学研究表明, 中等强度的考试动机更有利于取得好成绩。 动机过强过弱都不利于考场情绪的调动。在平时学习或考试过程中,一心一意,全心全意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,决不要去想什么其他的事,比如,其他同学考得怎样啦,我能不能考取啦等等,这些问题是以前的、以后的的事情,与现在一概无关。如果这样想,也许你能更加轻松,发挥得更好,获得意外的收获。
二、考前焦虑失眠问题 (一)平常的心态 首先要自我心理暗示,一定不要强制自己入睡,躺在床上首先是放松身体,当作是休息,不去想学习上的事,待自己全身放松,自然就会轻松入睡。
(二)规律的作息 作息时间是很重要的,每天一定要按规定的时间开始休息会有利睡眠的。
(三)入睡的方法 闭目养神,提前半小时以舒适的姿势睡在床上,闭上眼睛,放松身体,然后以最自然的方式入睡。听有节律的声音入睡,例如滴水声音、时钟滴答声,根据这些有节奏的声音,仔细聆听后就可以慢慢入睡的。
(四)改善睡眠环境 在学校宿舍住宿的考生,由于宿舍人比较多,可以在床前拉上一个帘子,在一个相对黑暗的环境里有助睡眠。上海中考状元胡玲表示:“我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兴趣、愿望和责任。学知识是为使人生更快乐。”一个良好的心态对考试的影响是巨大的。 这里我想对每位参加中考的同学说一句话:要相信自己的实力,从容不迫、胸有成竹地应考;在勤奋努力的同时,多一点方法,多一点自信,你才会走上辉煌的成功之路。希望以上经验对各位考生有帮助,预祝各位考生考出好成绩,考入理想的学校,让成功之花开遍中山校园的每个角落!
家长篇
给中考生家长的一些建议 ——当好孩子的心理卫士 中考不仅仅只代表每年6月中旬的那几天时间,也不仅仅只关乎学生和家长,它实际上贯穿孩子的整个初中生活,萦绕在每个家长的心头直到孩子进入高中。九年级学生平时忙于各科学习,学习压力很大,专家建议九年级学生家长,在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的同时,也要多留意孩子的心理变化。
一、考前学生最担心什么? 考生考试前最多的担心是“怕考试发挥失常”。许多学生在过去大大小小的考试中都偶尔出现过一、二次考试发挥失常,同学们自然害怕在这关键的一考中又出现失误。
二、学生有哪些压力? 理解孩子有哪些压力,你才能真正帮到他。一般说来同学们的压力来自两方面,一是心理上的,怕自己考得不好,达不到父母的期望;二是身体上的(这个反而被家长们忽视),长时间的紧张作息,超强度的听课做题,睡眠不够,他的身体自然感觉不舒服、累、压抑。因此,家长一方面要按照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期望值,另一方面要多关心他的身体健康,保证睡眠,同时包容他的负面情绪。
三、家长不该说什么? 不要总是问“复习的咋样了?”因为孩子没法回答你!事实上没有人是“复习完了”才去参加考试的,总会有点不放心没把握。而如果他事实求实地回答你,没复习好,这个信息又会强化他内心的不安,增加他上考场的压力。
四、为啥越临近考试孩子越厌学? 基本上我们遇到的每个学生都反映他们会在某个阶段有这种感觉:一方面内心很焦急,一方面却又感到说不出的疲倦以至学习没效率。当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时,请家长首先理解,这是大脑给出的一个信号:孩子需要适当休息调整了。人的大脑与其他器官一样,需要劳逸结合,如果外界强制性的给予学习任务,大脑自身的保护机制便会产生所谓“保护性抑制”,就是说这时候的大脑已经没有运转的效率了!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想想孩子平时都喜欢什么活动,提醒他休息休息。
五、如何面对自暴自弃的孩子? 一些基础差的孩子这个时候容易自暴自弃,“反正我不行,复习也没用”。实际上,最后的冲刺对考生可能改变不大,但对中考考生,由于初中的知识点相对简单,我们的确看到有一些同学就是靠最后冲刺大幅提高中考成绩的。“临阵磨枪,又快又光!”学校老师不能这样教育学生,但我们做家长的必须也只能这么给孩子打气。
决定学习成绩的有三个方面的条件,学习方法,学习习惯,学习心态。方法和习惯,已经不是考前我们能立竿见影的改变的了。所以这个时期,看到孩子或这或那的许多毛病,不要急于去纠正他。你能为孩子做的,是使他在这个时期保持一个稳定的学习心态。具体来说,一是照顾好他的饮食、生活起居,二就是闭上批评的嘴巴。这是你对孩子的体谅,这就是我们能为孩子做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