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> 莆田中山中学 >> 校庆动态 >> 正文
中山情缘——我在中山中学的三年日子里
【发布日期:2016-12-04】 【来源:】 【阅读:次】
陈 育 琳     53届校友,高级政工师,原厦门特区劳务公司书记,副总经理。我叫陈育琳,男,1936年8月出生,1950年2月我在莆田县城关城厢小学读六年上学期,那时莆田城里刚解放,百业待兴。我们几名小学未毕业的小学生,想试一试同等学历去考初中。就选择了离家只有一条街最近的中学——中山中学。结果,居然考中了。于是我就于1950年2月春季班就读了中山中学初中一年级,至1953年6月初中毕业,整整三年。那时的校长是林文豪先生,教导主任是关老师。我们的班主任是郭赛珍老师,教音乐、政治。教语文是林宣老师,教史地的是郑毓模老师。教体育的是林振新老师。教英语是一个女老师,外地人。教几何、代数的是一位男的青年老师,略胖。在这三年中老师们教学非常认真,准时上课下课,要求很严格。政治上教育我们:听毛主席话,跟共产党走。学业上教我们各科知识,环环渐进,细心讲解,有时还讲一些小故事,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内容,复习消化课文的情节。他(她)们还非常耐心温和。从不打骂讽刺我们(那时有的学校老师会打人骂人)。还教我们读书背诵的方法,说早起床记忆力最好等等。教导我们认真读书,努力钻研,毕业后将来为国家效力,积极工作,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青春。我比较调皮,经常与同学间打架闹玩。记得读初二时,有一次打群架,被郭老师、林校长叫去教育了10分钟。说:要做好孩子好学生,不能做坏学生坏孩子。他(她)们富有说服力的教育,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。我当即表示坚决改进,要做一个好学生好孩子。从那以后我再没有调皮打架了。好好学习,认真读书。初三毕业总分平均78分,是中等水平,老师们很高兴。我几何代数两科还考了95分、93分。数学老师都意外地祝福我。学校除了认真教学外,还组织了学校文工团(宣传队),团长兼导演黄文栋学长。我也被文栋学长(住邻居)叫去做后勤工作。下乡宣传土改政策。每年校庆(约11月份),我们学生每人点一个玻璃油灯,挂在学校高墙上排列“校庆”二字,非常朴实好看。增添喜庆节日气氛。三年学生读书的日子,过着“团结、紧张、生动、活泼”的生活,至今我还久久不能忘怀,常常在脑海里涌现,那是多么甜蜜美好的学生时代呀! 1953年7月份,我初中毕业,没考上高中。适时部队在征兵,学校就鼓励我们去参军上前线,直接为国家服务。结果我们10多个同学就去参军了。1953年8—10月新兵训练后被分配到厦门最前沿当海岸炮兵。驻过青屿岛(无百姓、无淡水、只有1/3足球场那么大,且距离国民党大、小金门只有2海里,生活非常艰苦和危险,双方炮战不断,是著名的“红四连”驻守岛屿)、浯屿岛、大嶝岛、小嶝岛、角屿岛等五岛,这些海岛都距国民党岛屿2—3海里,最近的才1海里左右。其中大嶝岛驻守坑道战斗值班,一住就是5个年头。由于我牢记学校的教导,听毛主席的话,跟共产党走,工作认真积极,不怕艰苦不怕死,很快被升任班长、排长、参谋等职。还多次受到嘉奖,立三等功一次,一等奖和中宣部政研会的“工作奖”。1971年2月转业厦门,由于我工作积极努力,被任命为局副科长,某单位党委书记、副处级待遇。2001年2月退休当顾问,至2006年8月全退。其间由于我积极努力,经常总结经验,10年间在全国(香港)发表文章28篇次,在省市报刊杂志发表文章52篇次。我是唯一的低学历却被评为高级政工师的。这些荣誉和待遇都是中山中学三年基础教育的结果,是老师们辛辛苦苦教导的结果,教书育人开花结出的硕果。因此,我一生都念念不忘,永记心间。我对母校、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情感,比如班主任郭老师至今与我还有电话联系。还有黄文栋、龚云玉,至今也有联系,每年还聚一次会。记得1958年春节时,我在厦门部队回乡探亲,在文峰岩、古谯楼处遇上林宣老师,我热情地打招呼说:林老师好!他却很严肃地对我说:我是右派,你不要叫我!我却笑着对他说:你是右派,可还是我的老师!此时林老师听后久久无语,眼眶也湿了,居然有一名军官学生给他问候,太激动了!看重老师、看重右派,匪夷所思!连我自己也久久不能忘怀!这就是中山中学老师们教育出来的学生,会看重人会感恩人,这是学校也是老师们最幸勤的劳动!——这就是中山中学的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