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> 莆田中山中学 >> 学校工会 >> 教师活动 >> 正文
魂牵故乡,重访母校
【发布日期:2017-11-13】 【来源:】 【阅读:次】

青丝白发一瞬间,沧海月明思华年。1017日,秋风送爽,金菊溢香,我校校友,现任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、纳米材料学科带头人的林鸿溢先生重回母校寻访,并给我校师生举行了一次精彩的专题讲座。

  下午四点,学校大礼堂济济一堂,在全体师生热切而期盼的掌声中,林鸿溢教授用亲切而又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中国纳米技术的发展、在军事等各领域中的运用,分析了中国在世界格局中不断提高的国际地位,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科技乃至世界科技的发展趋势,鼓励同学们要坚定信念,努力学习,掌握科学技术并以此来报效祖国。林教授极富感染力的语言、饱满的激情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学生,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。   

     讲座后期,林教授坐在同学校中间,与他们亲切交谈,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给他们题字留念进行勉励,希望他们成为一个有大格局的人。林教授的博学、睿智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,他们纷纷表示要以林教授作为自己的榜样,好好学习,掌握更高端的科学技术,报效祖国。

讲座结束后,在学校领导的陪同下,林教授参观走访了整个校园,追寻昔日学习、生活的印迹,他深情地回忆了当年青葱而又艰苦的求学岁月,言谈中透露出对老师、同学和母校的眷念与牵挂,面对母校如今巨大的变化,他也感到了由衷的欣慰和自豪。

林教授此次重访母校,虽然只有短短数小时,却留给了中山中学全体师生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,江山代有才人出,林教授在科研上的奉献精神将会激励更多的中山人不断往前!

 

附:林鸿溢, 男,19361月出生,莆田平海人。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学系,现任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,博士后合作导师,纳米材料学科带头人,纳米技术实验室负责人,国防科工委专家组成员,北京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纳米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,清华大学纳米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

196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,完成前沿学科"半导体电子自旋共振研究"等多个课题。在《物理学报》上发表我国第一篇ESR实验研究论文,合作研制我国第一个Gunn体效应器件和我国第一个毫米波硅雪崩器件。

1978年至今在北京理工大学任教,从事凝聚态物理和微电子学研究与教学,技术领域涉及新材料、微电子、传感器和纳米技术等。先后主讲9门课,先后主持国防科工委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,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航空科学基金委等多个研究项目。